噴淋式脫硫除塵器也稱為噴霧塔,是在吸收塔內上部布置幾層噴嘴,脫硫劑通過噴嘴噴出形成液霧,通過液滴與煙氣的充分接觸,來完成傳質過程。空塔噴淋吸收塔主體為矩形塔體,塔體內配置有多個 噴嘴及 除霧裝置,漿液在吸收塔內通過 霧化噴嘴霧化,霧化覆蓋面積可達200%,形成良好的氣液接觸反應界面,煙氣進入塔內之后,在塔內勻速上升,與霧狀噴液進行 混合接觸,脫除SO2等酸性氣體。根據燃煤含硫量、脫硫效率等,一般在脫硫塔內布置幾層噴嘴。噴嘴形式和噴淋壓力對液滴直徑有明顯的影響。減少液滴直徑,可以增加傳質表面積,延長液滴在塔內的停留時間,兩者對脫硫效率均起到積極的作用。液滴在塔內的停留時間與液滴直徑、噴嘴出口速度和煙氣流動方向有關。帶霧點的煙氣上升至 除霧裝置時,通過除霧裝置的作用,氣液進行接觸二次吸收并同時分離,從而避免煙氣夾帶霧沫,限度地減少煙氣帶水現象。
噴淋式脫硫除塵器主要由主筒體、上部噴淋盤、中部填料、清理孔、視鏡孔等組成。
含塵含硫氣流通過煙道進入筒體。主體是一個圓形筒體,堿性水從除塵器上部噴淋盤射入筒內,使整個筒體的填料與堿性水混合形成霧狀水膜從上而下流動(填料在氣流的作用下不停翻滾,使之充分混合產生化學反應生成硫酸鈣)。
煙氣由筒體下部切向進入,在筒體內旋轉上升,含塵氣體在離心力作用下始終與筒體內的水膜發(fā)生摩擦,這樣含塵氣體被水膜充分濕潤,塵粒隨水流到儲存器底部,從溢水孔排走。在筒體底部設有水封管以防止煙氣從低部漏出,另設有清理孔便于進行筒體底部清理。除塵后廢水由底部溢流孔排出進入沉淀池,循環(huán)使用。凈化后的氣體,通過筒體上部錐體部引出,從而達到除塵脫硫目的,使排放煙氣能夠達到環(huán)保要求。